更新时间:
但随着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企业实际税负正在逐步接近名义税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痛感会更明显,一些企业如果不能承担可能会选择停业,这不仅影响就业,更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昆明3月31日电(罗婕)《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下称《条例》)新闻发布会3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这是昆明首部专项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更好地提升石寨山大遗址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价值阐释、展示传播及宣传教育水平。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21日前河南省将仍以高温天气为主,不过每天的高温影响范围和强度会有不同。预计16日东南部,18日北部、东部、南部,19日北部、东部,21日北中部、西南部最高气温将达37到39℃,局部超过40℃。
“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由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下称北京脑所)、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北京脑所所长罗敏敏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搭建起生物脑与机器间的高速信息通路。“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集成了高采样率、大通量、低功耗的脑电数据采集、处理和无线传输技术,是世界上首个实现百通道以上高通量、无线全植入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
十二届四川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有多个重要议题,包括“学习中央科技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审议《省委科技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
农业科技是粮食生产的赋能变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出路在科技,科学技术贯通粮食生产的全过程,能够有效赋能农民、耕地和种子等变量,改变粮食生产函数的增长形态。纵观古今中外粮食生产史,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由农业技术推动的。农业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使粮食生产进入新的时代;遗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带来育种技术的革命;设施农业的发展,让粮食生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继续推动粮食生产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生物育种、基因制种、现代灌溉技术、土壤改良提质、现代农机、合成农药等前沿领域,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农业技术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的跨界融合,全面提升了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科技全过程全方位的赋能,让我国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越来越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