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在故宫午门看到莫奈花园

清明时节,春意融融,当传说中的西园雅集发生地——北宋文人王诜的私人园林、故宫乾隆花园、明代苏州定慧寺禅院、意大利庞贝别墅花园、中世纪修道院园林、法国凡尔赛宫园林、日本江户时期花园、莫奈花园……中外名园风貌汇聚一堂,将是怎样的盛景?请看由故宫博物院和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 。

在故宫午门看到莫奈花园
(图侵删)

故宫博物院

乐林泉: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重构

园林,是人为创造的、以自然要素(山、水、植物)与人工构筑(建筑、道路、雕塑)为核心,通过艺术化布局和空间设计,实现观赏、休憩、文化表达等多重功能的综合性景观环境。园林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重构,既体现技术性,又承载哲学与美学内涵。

本次展览聚焦于园林,以“园林雅事”为叙事焦点,立足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同时也放眼全球园林文化,通过雅集、鉴藏、游山、静修、观花、畅音六大园事,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园林艺术对话。

展览的名字“乐林泉”就取自展品《皋涂精舍图》轴上,乾隆御笔亲题的诗塘。“林泉”是中国古人对自然山水的诗意表达,“乐”于“林泉”,则是人们在园林中寄托的栖居追求。

《皋涂精舍图》局部

 《皋涂精舍图》局部

此次展览共展出200余件/套中外展品,他们分布于故宫博物院的午门以及东、西雁翅楼展厅,在进入到具体的展品之前,本次展览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其独树一帜的沉浸式展陈布置。

据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孙淼介绍,六个展陈单元分布于三个展厅,每一个展厅根据展品进行了展陈色彩的提取,三个展厅分别聚焦于山、水、花三个主题。

比如西雁翅楼展厅的主题是“水”,水来自曲水流觞这一文人雅集的传统,站在西雁翅楼门口,从一扇圆形花窗中可以看到展柜像水流一样蜿蜒,观众驻足展柜边,如同西园雅集时文人墨士游吟于水岸边。“我们的展柜模拟着水面波光粼粼的感觉,后背板用黄色和绿色进行搭配,展厅中的柱子用了竹节纹的装饰,中西文物在展厅中穿插着摆放,给观众一种相互对照的感觉。”

展览现场

西雁翅楼呈现的是雅集、鉴藏这两个展陈单元。

山林之中,蜿蜒水滨,那场一千六百余年前的兰亭雅集,在中国文人心中投下永恒的涟漪。觞咏之所融入园林,风雅名篇俯拾皆是。

明《休憩图卷》中的展示的曲水流觞的雅集

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是古典世界中永恒的诗意,一幅《墨竹图卷(元人君子林图之一)》由元人李衎所绘。建福宫西偏之室名“三友轩”,取“岁寒三友”之意。乾隆帝将曹知白(传)《十八公图》《宋元人梅花合卷》与《元人君子林图卷》一并收贮该室。“三友轩”内以松、竹、梅图案为饰,室外遍植该类植物,以应和三卷内容。李衎画竹师法自然,图中墨竹一竿直立,形如凤尾。

《墨竹图卷(元人君子林图之一)》局部

《十八公图卷》曹知白(传)局部

当世人感怀兰亭、西园、玉山等雅集中高士们留下的诗文时,丝绸之路西行的路上也回响着萨迪、哈菲兹等波斯诗人的篇章。他们在象征天堂的花园,藉由美酒、花鸟、山水与静夜,探讨爱、自然与生命。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雅士们在此汇聚,园林成为孕育美与哲思之地。文明中的优雅,自此永续。

唐代《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到了“鉴识”与“收藏”。中国古代的文人在雅集中品古、鉴古,也在书房中藏古、阅古。明代文人兴致盎然地在溪山迂曲处规划自己的小园书斋,伴着园林的幽静,与古物交游,与古人相接。

乾隆在建福宫花园静怡轩中,为珍藏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传为宋李公麟《潇湘卧游图》《蜀川胜概图》《九歌图》四件名品辟建专室,并取王勃《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典,命名为“四美具”。本次展览依据档案典籍记载,对其陈设进行复原。

 展厅中“四美具”空间复原场景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大量出土的古代雕塑等艺术品被教皇、贵族与富商们所收藏,用于装点宅邸和花园,彰显权力与财富。十八世纪,来自东方的异域风情席卷英伦,设计师们构建出想象中的中国亭廊、宝塔等建筑,宛如一座座“飞来峰”,成为自然风景园中时尚的点睛之笔。

 1870年后 美第奇宫的柱廊和花园

中西文明在画中交汇,邱园最初是奥古斯塔王妃庄园中一座占地3.5 公顷的植物园,现已扩大为 120 公顷规模的英国皇家植物园。园内有大量异域风格的建筑小品。其中的中式宝塔据传参照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所建,为此地平添了一分典雅如画的意境。宝塔建成后成为诸多艺术作品的灵感主题。

《邱园中的塔和桥》1762 年 理查德·威尔逊(英国)

游山,寻找一片超脱于俗世的静修空间

故宫午门展厅的主题为“山”。

中国古典园林大多是有“山”的。仙山、洞天的意象,虽居城市而咫尺林泉的追求,都寄托于山。山水可“宅心”,可“养心”,可“修心”。立一块湖石假山,仿佛见九天云烟;置一方楼台亭榭,便能引明月清风。中国古人游于园中假山,或游于真山真水,都在追求一片超脱于俗世的心灵空间。

值得一说的是,今年就将开放的乾隆花园也以巧妙的方式嵌在展览中。每个展厅最开始,都有一个乾隆花园的烫样,象征着本次展览是从紫禁城出发看世界。

今年即将开放的乾隆花园也以巧妙的方式嵌在展览中

午门展厅选用的颜色是山石的颜色——灰、白,加上一些金色。

午门展厅所涵盖的展陈单元是“游山”与“静修”。中国古典园林大多是有“山”的。仙山、洞天的意象虽居城市而咫尺林泉的追求,都寄托于山。山水可“宅心”,可“养心”,可“修心”。中国古人游于园中假山,或游于真山真水,都在追求一片超脱于俗世的心灵空间。

乾隆花园以及故宫不同的园囿中的假山的形态以图像或者影像的形式点缀在展厅中。

展览现场

一块位于遂初堂西南角的灵璧石被搬到展厅,单摆浮搁于汉白玉基座之上,两侧又对称放有莲花状石座,上设铜瓶。石峰本体远观宛如仙山,下有云气,中有洞府;近看则沟壑纵横,线纹明显,颇有林泉之趣。

展览现场的灵璧石

这一部分最值得注意的展品是《祥龙石图卷》。此卷被公认为宋徽宗真迹。图绘太湖石,石上楷书“祥龙”二字。此石立于环碧池之南,芳洲桥之西,乃构成花园景致的要点。环碧池与宣和殿相近,二者同属大内西北角的后苑区域。宣和殿是法帖绘画、图书金石收藏的要地。

《祥龙石图卷》

明代杜琼的《友松图卷》是杜琼为其姐丈魏友松所作别号图。画卷描绘园中文士书写对谈,室内榻上两人展卷品评,屋外遒松盘旋而上,卷尾假山数峰,错落有致,结构密而不塞。作者用笔细雅苍秀,风格融合王蒙、吴镇。

明代杜琼《友松图卷》

明代杜琼《友松图卷》

宋代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卷》无作者款印,后纸有元代赵孟頫跋,称之为赵伯骑真笔。图绘临安(今杭州)凤凰山万松岭一带景色。万松岭在西湖旁,其上皇家殿宇众多。画面起始处,水面开阔,山坡上松林郁郁葱葱,金顶殿宇若隐若现。笔法工中带拙,形成蕴藉文雅的青绿山水新风格。

宋代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卷》

清代钱维城《御花园古柏图轴》展现了紫禁城御花园东北隅。左侧为堆秀山,上有御景亭。堆秀山始建于明代,初名堆绣山,是重阳节帝后妃登高之处。堆秀山正面有岩洞,内为砖砌穹隆式石雕蟠龙藻井,石洞门两侧设有石蟠龙喷泉,蟠龙口中可喷水,为宫中现存仅有水法。这些建筑皆现存完好。

清代钱维城《御花园古柏图轴》

清代钱维城《御花园古柏图轴》

在*和欧洲的规则式花园中,自然被理想化为完美的几何结构。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依山层叠而建,游台地园也成为一种游山之旅。模仿山地洞穴的人工洞窟、隐喻自然之神的独特巨人雕像,使园林成为艺术入主自然的产物。文艺复兴的浪潮让时人在自然与神性之间,于游观中重新觅得人本的光辉。

埃斯特庄园,选自《罗马美景集》

中国古典园林中四时变换的自然景观、壶中天地的造园意象、出则入世进则出世的喻示,都是习静修心恰到好处的观照对象。御苑之内假山环绕的佛楼中,乾隆帝曾拈香礼佛;依山傍水的寺观园林中,日耕夜禅的修行传统已延续千年。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修士们在回廊院中祈祷冥想,在十字划分的中央方庭中种植草药花卉,以双手的园艺劳作慰藉心灵。

静修展陈单元以云光楼十六罗汉屏风营造了一个静修场所。

静修展陈单元以云光楼十六罗汉屏风营造了一个静修场所

观花、畅音:走进文人居于园林的日常

观花、画花、咏花是文人居于园林的日常。“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的清芬因王冕的凛然高洁而盈满宇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怅然地望向园中的落花,回想逝去的往昔……中国文人把对品格的追求赋予花,把对生命的理解倾注于花园,也把这些意象写于诗中、绘于卷上,留与今日的我们相见。

这一展陈单元的主题是“花”,进入展厅中,可以看到紫藤萝的垂帘在随风波动,地上也洒满了紫藤萝花瓣。

花主题展厅

花主题展厅

莫奈的三件作品分布在展厅的伊始部分以及中心位置。

克劳德·莫奈 睡莲(局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克劳德·莫奈《睡莲池》(局部)

克劳德·莫奈自画像

《弘历观荷抚琴图轴》绘乾隆在临水亭中抚琴,水中荷花亭亭,远处高山流水,喻示着画中人物高逸超脱的心境。此图与同时期诸多宫廷绘画一样,由西洋画家完成人物肖像部分,再由中国画家补画山水背景,画风和谐,体现了宫廷绘画典雅富丽的审美品位。

《弘历观荷抚琴图轴》

园林是可以听的。中国园林中有雨打芭蕉、风过竹林的自然交响,也有亭台轩榭之上,与风声水声相和的琴瑟之音。人们在园林中创造的音乐与自然的声音相融,与园林的景观交织,仿佛可以将赏音的园中人带入又一重园林时空。

明清时期,园林与戏曲结缘,《西厢记》《牡丹亭》中无法实现的梦被寄托在园林中、演在园林中;在凡尔赛宫,路易十四举办的盛大游园会上,《伪君子》的演出是振聋发聩的戏剧史强音……今天,越来越多来自遥远时代的音乐与戏剧,以回归园林的方式进入当代生活。所唱之音仍宛转悠扬,弥久恒新。

畅音展陈单元

畅音展陈单元

《秋鸿图谱册》为明代作品。明宫旧藏浙派徐门所传古琴曲《秋鸿》图谱册,先图后谱,所配图画依照琴谱意境绘制,表现了秋日群雁在江畔、沙渚、芦苇间的活动。作者采用横向构图展示水边沙岸、坡坂汀渚等近景,画幅虽小却引人入胜。

《秋鸿图谱册》

倦勤斋小戏台位于乾隆花园最北端的倦勤斋室内西尽端。本次展厅中,以现代设计手法重构了此处小戏台,利用镜面屏幕再现倦勤斋室内影像,虚实结合,为观众营造出置身倦勤斋的空间体验。

倦勤斋小戏台

  • 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1000亿元、MLF净投放630亿元,3月央行提升流动性投放效率
  • 20CM跌停!涉嫌信披违法违规,新元科技被证监会立案
  • 李云飞:比亚迪有12万多名技术研发人员,全球车企中数量最多
  • 东海期货:3月PMI数据超预期回升,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
  • 郑州发布租房新规:一个房间居住不超2人,单次收取租金不超3个月
  • 亚洲并购交易增长步伐远超欧美市场 华尔街投行对年内前景保持乐观
  • 明天,两只新股申购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亿航成全球首家盈利的eVTOL公司,目标2025年产能突破1000架
  • 《封神2》将下映,导演乌尔善发文:批评和建议,都会记在心里
  • 多家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应对缅甸地震
  • 多地出手,物业费降了
  • 岚图汽车卢放:90%的用户愿为高阶智驾额外付费,30%以上愿花1万元以上
  • 怎么看李嘉诚的“暂缓”
  • 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美国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注定失败
  • 关键词: